-
师生自主参与特色学校建设:以重庆市永川区王坪小学“自信教育”为例
-
作者:
侯明川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坪 特色学校建设 永川区 师生精神 校园活动 教学策略 艺术体育 说课 会唱 体育竞赛
-
描述:一所学校可以"缺钱缺人缺地盘",但无论如何不能缺"灵魂"。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王坪小学以自信教育为抓手,以师生自主参与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师生自信心为着力点,大力实践"我能行"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师生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学生层面1.丰富知识我能行
-
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
-
作者:
潘强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 实验小学 沙坪坝区 重庆市 森林 社会实践基地 生动形式
-
描述: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寻访身边名人活动”;组织学生体验生活的“科技馆、宝贝梦想城”;组织学生深入“五云山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街道文艺演出、体育交流、
-
合川职业教育中心校社互动,探索特色办学之路
-
作者:
张瑶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心 特色办学之路 中等职业教育 社会即学校 合川 特色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集团 普通高中教育 社会培训 社会资源
-
描述:行业企业、高校、社会资源,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办“大教育”:定期开展企业“能工巧匠
-
永川 一座崛起的现代教育城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永川 区域性中心城市 职业教育 地理区位 追求卓越 教育优先发展 历史文化底蕴 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
-
描述:年以来,永川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
-
同沐阳光 同享关爱:寄宿制模式走出铜梁留守儿童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寄宿制学校 学校建设 监护人 外出务工 教育管理 教育可持续发展 儿童培养 相结合 父母
-
描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不能随行,成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人格、安全、生活、学业
-
万盛小学:走出去实践,引进来教学
-
作者:
吴薇 沈明刚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苦乐 消防宣传 全国卫生城市 校外教育 挑战自我 体验生活 传染病预防 盛经 二胡演奏 个性特长
-
描述:导学生担当社会小公民的责任。在万盛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中,组织学生担当文明先行的小标兵。不仅对行人进行劝导,还把自编自创的提示语和童谣,
-
永川一座崛起的现代教育城: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区:专访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蒋又一
-
作者:
孙曙 张富伟 具荣海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强区 重庆市 现代化 永川 区委书记 蒋又一 教育城 区域性中心城市
-
描述:2004年以来,永川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系统、长远规划教育,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铸品牌。基础教育创特色”,亮点纷呈,成就瞩目。
-
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走进教育: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生活化教育”实践探索
-
作者:
赵昌良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李叔叔:教育分为两种,大教育和小教育。大教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是人格修养的教育;小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教育,还包括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细心教导。
-
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专访重庆市永川区教委主任陈军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教育 永川区 教育质量 教育人才 骨干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培养 网络教研 数字教育 教学资源共享 级名
-
描述: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才能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或超前。只有大面积的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的发展。当然,教师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也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事情。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
“永川模式”的有益经验
-
作者:
万明春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益经验 永川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教育 教育发展 当代中国 中国教育 有机融合
-
描述:区域教育的优质、高效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只有在区域基础上,才能整体推进中国教育的优质、高效发展。永川在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机融合,以教育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用教育促进民生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