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人物 动态新闻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重钢4100mm宽厚板工程 主体设备通电试运行成功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亏损面高达40%,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却逆市赢利,加快了环保搬迁的脚步。重钢集团董事长董林日前表示,重钢将于2010年底建成我国最大的船用钢生产基地。重钢去年钢材产量为350万吨,作为非建筑钢材的中板产量为130万吨,其中造船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达到100万吨。目前
重钢搬迁工程启动
作者: 余新庆  来源:中国冶金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搬迁工程  重钢  现有设备  舞台  环境质量  主城区  三峡库区  重庆市  钢铁企业  连续推进 
描述:本报讯继首钢开始搬迁后,又一家老牌钢铁企业为城区环境质量的提升将搬出主城区。1月23日,重庆钢铁集团环保搬迁指挥部宣告成立,环保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根据规划。重钢集团生产主线将搬迁到地处三峡库区
重庆东源与重钢集团法庭“过招”
作者: 赵凯  来源:中国证券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重钢集团  重庆东  资产置换  东源  激烈的辩论  抵押贷款合同  法庭  置换过程  拆迁费用  资产不可分 
描述:9月26日和11月9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公开审理了重庆东源(000656)资产置换纠纷一案。重庆东源历时一年半仍未完成的资产置换终于摆在了法庭的桌面上。开庭后,重钢集团和重庆东源的委托代理人各自提交了有关证据,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重钢集团作为原告,首先提出三点诉讼请求:判令解除资产置换
重钢抱了“西瓜”又捡“芝麻”
作者: 王晓维 陈湘泉  来源:重庆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重钢集团  降成本  西瓜  芝麻  7月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盈利  直接经济效益  北京科技大学 
描述:9月26日和11月9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公开审理了重庆东源(000656)资产置换纠纷一案。重庆东源历时一年半仍未完成的资产置换终于摆在了法庭的桌面上。开庭后,重钢集团和重庆东源的委托代理人各自提交了有关证据,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重钢集团作为原告,首先提出三点诉讼请求:判令解除资产置换
重钢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获大奖
作者: 陈光文 彭地富  来源:中国档案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工程档案管理  管理模式创新  重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技改工程  建设档案  管理现代化  档案资料  控制和运用  基础文件 
描述:本报讯日前,重钢公司《技改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模式创新》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4年全国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并荣获二等奖。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共有74项管理成果获奖,《技改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是惟一获奖的档案管理类成果。重钢自1988年以来,通过加强档
重钢炼铁厂“一控双达标”项目完成
作者: 叶光扩  来源:环境保护导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炼铁厂  重钢  完成  清洁生产工艺  环保工作  烧结机  合理配比  治理达标  炼铁生产  电除尘器 
描述:本报讯:2000年8月8日,重庆市环保局、市环境监理大队,市经委、大渡口区环保局的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一行七人到重钢炼铁厂查验了粉尘治理达标情况后,充分肯定了重钢在“一控双达标”工作和环保工作上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们对重钢下一步的环保工作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重钢炼铁厂一、二烧结机粉
重钢-炼钢厂1号连铸机连续产钢500万t无溢漏
作者:暂无 来源:连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连铸机  漏钢预报  行业先进水平  作业区  生产经营目标  连续浇铸  溢漏  精细控制  岗位技能培训 
描述:2014年11月,钢铁股份公司一炼钢厂传来捷报,该厂1号连铸机连续生产3年零3个月,实现连续浇铸500万t钢无溢漏的好成绩,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今年以来,一炼钢厂连铸作业区紧扣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历史空间作为商品:工业旧址再开发——以“重钢”为例
作者: 杨宇振  来源:室内设计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  工业旧址  遗产保护  空间商品 
描述:案例为例,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谁的城市想象?2.空间作为商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在中国当下状况中历史建
重钢走出内部分流富余人员新路子
作者: 王玲  来源:劳动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富余人员  重钢  抓住机遇  现代企业制度  经营项目  分流  辅助生产部门  企业办社会职能  解放思想  资源合理配置 
描述:上有所突破。重钢现有职工近5万人,按照减人增效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到本世纪末,钢铁主线将不超过1.5万人,辅助生产部门不超过1万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向外部分离5000人。那么,重钢的富余人员达到2万人
重钢:一个依靠市场改变面貌的大型企业
作者: 郭代仪  来源:改革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钢  大型企业  改革  上缴利税  资金市场  钢铁企业  重庆钢铁公司  钢铁联合企业  固定资产总值  重庆市 
描述:重庆钢铁公司,是一个拥有5万职工的大型企业,在改革前的"十年动乱"期间,钢的年产量不足30万吨,累计亏损达1.3亿元,相当于当时的固定资产总值,等于亏掉了一个重钢。十年改革后的今天,重钢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固定资产已猛增到8亿多元,年产钢材近100万吨,年上缴利税1.5亿元以上,已成为国家重点钢铁联合企业。"七五"后的1992年,年产钢预期可达150万吨,年上缴利税3亿元。令人振奋的是,重钢命运的转变,既不是靠国家财政"输血",也不是靠特殊的让利政策,而是依靠改革提供的环境,依靠自身内部的改革、依靠市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