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作者:
李彬 边静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森林覆盖率 涪陵区
-
描述:空间上的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结果表明:1)1996—2009年,涪陵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绿当量都大于1,生态环境良好,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乌江和其他溪河沿岸生态绿当量增加
-
三峡库区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想:基于重庆市涪陵区的个案分析
-
作者:
黄江华 刘华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资源型 发展模式 涪陵
-
描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任务重;文化保护有序推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市场管理培育少且引导差,人文自然景观开发少、档次低。对此,应从打造良好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培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等方面入手,来推动涪陵资源型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
重庆市涪陵区森林工程建设实践探索
-
作者:
Leading Group Office 来源:林业经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森林重庆 目标 创新 体制机制
-
描述:介绍了重庆涪陵区森林工程建设经验,在实施森林工程中,全力打造五大体系森林工程,强力推进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大力保护森林资源,在土地协调、树种选择、建设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认为涪陵区的造林机制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值得推广。
-
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研究报告
-
作者:
李乾德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人
-
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研究报告
-
作者:
重庆市涪陵区邓研会课题组 李乾德 来源:重庆行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 涪陵区 生态经济理论 大力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市 同步发展
-
描述: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人
-
涪陵、黔江地区大鲵资源调查成果报告
-
作者:
潘光乾 来源:重庆水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西 成果报告 四川 盆周山区 湖北 湖南 陕西 大鲵 资源调查 分布
-
描述:大鲵是世界上有尾两栖类,隐鳃鲵科中最大个体,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生活环境狭窄,分布在我国河北、河南、贵洲、四川、山西、湖南、湖北、甘肃、青海、江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17省区
-
涪陵市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建设
-
作者:
何洪良 来源: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防护林工程 森林资源发展 林种结构 人民生活条件 生态经济 防护林体系 工程造林 林分 林业经济 森林植被
-
描述:涪陵市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建设何洪良(涪陵市林业局)根据“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项目”对多功能防护林示范工程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多功能防护林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达到以生态经济沟为单元,对开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促进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造福于孙后代都具有重要的战...
-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规划及景观生态学方法的应用--以重庆市涪陵区荒田片区为例
-
作者:
刘宗群 周志跃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土地整理 喀斯特地貌 重庆涪陵区
-
描述:重庆市涪陵区荒田村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条件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该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条件,以及东、西片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提出西片区是土地整理开发的重点,东片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的规划方案,同时提出其利用对策及实施措施.
-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景区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
彭勇 来源:人民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是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重庆市唯一的“双国重”单位。7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宋蒙(元)钓鱼城之战,写下了中国古代防御战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迦城”、“上帝折鞭处”。
-
重庆市合川区四举措突出城乡林业统筹发展示范功能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市 造林绿化 森林病虫害 森林资源保护 相结合 有害生物防治 特色林业 林政资源管理 森林火灾 农业发展
-
描述:一是突出造林绿化重点。引导全社会参与,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坚持造林绿化与农业发展、特色林业、林木管护相结合,新增造林466.67公顷。二是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政资源管理等工作,将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成灾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