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人物 动态新闻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培植旅游主导产业 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增长:涪陵武陵山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作者: 文君华  来源: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旅游开发  新农村建设  主导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森林公园  农村经济  旅游带  发展旅游业  景区 
描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
构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以涪陵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作者: 邓彦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重组  信息服务  创新 
描述:本文从对现有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重点讨论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用户需求的问题,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改进对策,进而构建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体系。
从涪陵区土壤磷素现状浅谈磷肥的合理配置与施用
作者: 隆建 汪涛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磷素  钙镁磷肥  耕地土壤  改善品质  土壤全磷含量  吸收利用  有效磷含量  磷素活化  有机肥施用量  水溶性磷 
描述:使粮食作物面积急剧下降。要保证粮食安全和产量稳定,只有靠提高作物单产。科学施肥作为农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作物单产和改善品质中已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三峡库区涪陵河段泥沙淤积及对白鹤梁题刻影响的研究
作者: 张绪进 母德伟 刘亚辉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泥沙淤积  白鹤梁题刻 
描述:在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 三十年过程中白鹤梁所在河段的泥沙冲淤特征及河床演变规律,为白鹤梁题刻的保护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沉没,也记忆——涪陵白鹤梁题刻地面陈列馆设计方案札记
作者: 贺勇 胡位钦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鹤梁  沉没  保护方式  陈列馆设计 
描述:被称为古代第一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 ,具有极高的科学与艺术价值。然而 ,长江三峡工程修毕后 ,它将永远地沉没于江底。 就此讨论了白鹤梁的保护方式,及其地面陈列馆的设计方案。
“金鹤”衔绿报春来——涪陵建陶成功开发绿色建材
作者: 康志信  来源:城市质量监督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功开发  绿色建材  建陶  建筑能耗  多元化发展格局  改革经营体制  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  能源消耗  环境效益 
描述:传统的工业技术,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利润的,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那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被彻底打破。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
涪陵区阳光行政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何侍昌 田雪梅 张馨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涪陵区  阳光行政  权力清单  体制机制  党群关系 
描述:常态化、党群关系和谐化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代表性。应认真总结经验,强化阳光行政制度法制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等体制机制建设,广泛借鉴推行涪陵区阳光行政制度,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获得满意的行政制度实效。
五措并举,不断焕发涪陵老区新活力
作者: 秦敏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老区  涪陵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综合实力  人均GDP  革命传统  艰苦创业  科学发展 
描述:近年来,涪陵人民秉承革命传统、发扬"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全力加快涪陵新一轮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地区综合实力居重庆市第6位、全市7个革命老区第1位。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纵横评价:以重庆市涪陵新区为例
作者: 赵琳 田永中 唐小龙 屈清 梁甜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  城镇建设用地  GIS  最小阻力模型  多因素加权叠加法  涪陵新区 
描述:,综合评价结果将涪陵新区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重点保护区、禁止建设区五个等级,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4.81%,42.70%,26.06%,4.23%和2.20%.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评价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浅析涪陵花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李付明 潘学锐 冉静 李薇薇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涪陵花椒  优质高产  研究 
描述:涪陵小溪花椒通过选择良种九叶青、采取因地制宜、矮化嫁接、合理密植、定型修剪、覆盖免耕、科学施肥、疏花保果等配套技术研究,实现了当年移栽,两年试产,三年投产、四年丰产,每667m2产鲜椒600kg,品质提升45%,每667m2产值达6000元的优质高产目标。
上页 1 2 3 ... 5 6 7 ... 9 10 1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