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国家工程中心作用 加速北碚科技兴区步代——北碚区人大、区府领导抵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中心考察
-
作者:
杨亲民 来源:功能材料信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工程中心 功能材料 科技兴区 仪表 人大常委会 领导 考察 北碚区 副主任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描述:(记者黄一平丁敏刘辉)为切实推进科技兴区的战略决策,5月22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丁正国、副主任谭燕、北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大勇率队来到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及挂靠在该所的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察,受到所长、工程中心主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蒋幼夫等人的
-
RAGA和PPCE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
作者:
王新才 徐刚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能评价方法 RAGA PPCE 灾害区划 北碚区
-
描述:要分布在嘉陵江沿岸有支流汇入地区;高等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侵蚀沿岸及峡口附近;向斜的轴部距河较远地区灾害等级较低。RAGE和PPCE方法运用到河谷地质灾害评价中,能准确反映地质灾害危险等级,为河谷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用GIS方法从点数据到面的研究有一定创新。
-
农民加入合作社的阻力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调查分析
-
作者:
邹於娟 李廷友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重庆市 因素分析 农户 北碚区 心理阻力 加入 静观 人力资本 阻力因素
-
描述: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宣传下,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农村蓬勃兴起。不少学者对于如何有效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研究颇多,但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待加入合作社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屈指可数。本文基于作者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的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出了农民加入合作社的五大阻力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
-
重庆北碚初中留守儿童体质状况成因初探
-
作者:
吉莉扬洋 来源:学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北碚 初中 留守儿童体质 成因
-
描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国内初中留守儿童体质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着重以重庆市北碚区为出发点对初中留守儿童体质现状的成因进行了调查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
幸福教育,快乐创新:重庆市北碚区翡翠湖小学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
作者:
陈道伟 来源:发明与创新(C)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幸福教育 全面推进 教育均衡发展 重庆市 北碚区 翡翠 开发区 学校文化 工业园区 办学目标
-
描述: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引领"幸福教育"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全面推行"幸福教育"理念,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文化,让生活在开发区的农村娃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
-
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以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为例
-
作者:
汪莉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内容个性化 体系系统化 激励层级化
-
描述:就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结合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的研究实践,阐述了小学英语学习评价在内容、体系建构、评价再激励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尝试。
-
北碚区三圣镇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森林防火工作 北碚区 防火措施 镇政府
-
描述:2007年,北碚区三圣镇为确保森林防火零目标的实现,镇政府在充分吸取2006年“8·30”火灾的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防火措施百分之百奇靠。[第一段]
-
遂渝铁路新北碚嘉陵江大桥设计
-
作者:
何庭国 鄢勇 来源:桥梁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铁路桥 刚构桥 桥梁设计
-
描述:遂渝铁路新北碚嘉陵江大桥为(94+168+84) 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双线桥.介绍该桥通航论证、主墩位置确定、桥式方案比较、结构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情况.
-
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设施体系构建:以重庆市北碚区蔡家组团为例
-
作者:
徐煜辉 张程亮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公共设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 体系构建
-
描述:详细规划管控要素进行叠合,从设施层次、指标体系、设施互融等方面展开体系构建研究,以此指导重庆市北碚区"宜居蔡家"建设下的公共设施规划实践活动。
-
抗战内迁北碚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与中国西部科学院
-
作者:
侯江 来源:地质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地质调查所 内迁 中国西部科学院 重庆北碚
-
描述:抗战时期,中央地质调查所内迁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帮助其在纷乱的战时安定下来,开始相对稳定的科研工作,主要在西部地区开展调查、从事科研。地调所的科研血脉得以传承,成为战时国内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