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昌:多渠道开展荣辱观教育
-
作者:
郭永雄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荣辱观 讨论活动 社会主义 荣昌县
-
描述:抓好集中学习。荣昌县通过上党课、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学习讨论活动,使广大党员明是非、辨美丑,营造扬荣抑耻的良好氛围。[第一段]
-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荣昌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
作者:
谢世才 来源: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荣昌县 农村教育 教育改革 标准化建设
-
描述:第一段]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荣昌新型工业化
-
作者:
江绍中 来源:重庆行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推进 荣昌县 重庆市 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 发展重点 贯彻落实 历史机遇 工业经济发展
-
描述:新型工业化的形势分析当前,荣昌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大好历史机遇,发展荣昌新型工业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对全市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作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沿海发达地区和重庆市的产业升级和资本转移,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三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初步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基础。交通、电力、水利、
-
荣昌法院“和合”观下的“对接对话”模式 访荣昌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小林
-
作者:
李敏 钟丽君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荣昌县 社会纠纷 县法院 法院院长 大胆创新 司法模式 对接 社会矛盾 对话 重庆市
-
描述:王小林:汉族,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参加工作,1999年起历任重庆
-
荣昌荒山封育带来的林下财富
-
作者:
黄欢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林下经济 国家林业局 林业资源 竹类 封育 产业基地 桉树林 耳中 峰高
-
描述:,林下成"养殖乐园"Sounds of Poultry,"Breeding Parks"in the Forest走进荣昌县,尤其是在仁义、观胜、峰高、清流等镇,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麻竹林、桉树林、桑树林,最引人注目。而走在林间,鸡鸣鹅叫的声音不时传入耳中,充满生趣。
-
荣昌:交通的民生答卷
-
作者:
牟小燕 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荣昌县 交通 民生 科学发展观 社会事业 国民经济 建设规模 投资规模
-
描述:“交通兴则百业旺”,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官”。作为重庆“西大门”的荣昌县,把交通发展放在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实现了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的“双突破”。
-
卓有成效的荣昌教育十大工程
-
作者:
陈晓梅 来源:决策导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荣昌县 工程 教育发展观 人民满意 科教兴县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
描述:重庆直辖以来,荣昌县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盛县”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齐头并进,[第一段]
-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打造荣昌碧水蓝天
-
作者:暂无 来源:决策导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护力度 荣昌 大环境 蓝天 “三个代表” 走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质量 科学发展观 重要思想 战略位置
-
描述:近年来,荣昌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环境保护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围绕实施“青山绿水”工程战略,以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源污染防治为重点,逐年深化,加大环保投入,
-
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自身实际 体现统战特色:荣昌县委统战部工作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习实践活动 统战部 县委 荣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 自身 侧记
-
描述:2009年,荣昌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主线,将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统战工作中,在学习中促统战,在统战中促学习,形成了重视统战、支持统战的良好氛围,推动了该县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开展蓝天行动 创造生态荣昌——荣昌区环保宣言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荣昌 环保 环境保护工作 宣言 区域环境质量 科学发展观 监督指导
-
描述:荣昌区环境保护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总量减排为重点,以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着实让群众在更加优美直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