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新机遇 建设新渝北——访重庆渝北区委书记曾元禄
-
作者:
王文明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委书记 渝北 改革实验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 财政收支平衡 武术之乡 计生系统 山水园林 农村教育 引进项目
-
描述:重庆市渝北区于1995年撤县建区。目前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达到52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2元,连续14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同时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区、卫生城区、武术之乡、“双基”工作先进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区、环境保护摸范区。
-
区报镇、数字版的强力推进《大渡口报》实现大渡口绝对全覆盖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渡口 紧密合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文化素质 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 社会和谐 老百姓 精神食粮 全覆盖
-
描述:百姓家,让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精神食粮;而且在提升了广大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稳中求进不断开拓《大渡口报》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渡口 新闻宣传 工作开展 民情日记 转型发展 大学本科 稳中求进 新起点 社区 报道
-
描述:2013年,大渡口报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有意义的重大报道。报社全体人员均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他们中间很多人曾在市级主要媒体中担任过重要职务。一年来,大渡口报坚持"及时、鲜活、贴近、创新、可读、实用
-
加强基层党员培训的思考:重庆市大渡口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调研与思考
-
作者:
张亮 来源: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建 党员培训 机制创新
-
描述: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对党员进行教育、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
-
此地正是兴业处 来日必定展宏图:记’99重庆西南新城(大渡口)招商会
-
作者:
周其伦 来源:重庆与世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渡口 重庆市 新城 西南 重庆直辖 鱼洞长江大桥 行政管理 开发建设 商业贸易 兴业
-
描述:伴随着祖国50周年华诞临近的喜庆、伴随着重庆直辖后日新月异的骄人变迁,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西南新城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18日,'99重庆西南新城(大渡口)招商会在欢快的鼓乐声和绽放
-
重钢透过节庆日品读价值观
-
作者:
潘利梅 来源:冶金企业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钢铁 晚清政府 钢铁联合企业 钢铁企业 钢铁工业 中国民族 传统文化资源 历史进程 世界知识产权日 理论剖析
-
描述: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钢")是一个有着124年历史、堪称中国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前身是1890年晚清政府创办的汉阳铁厂,现有子公司19家,在岗职工
-
一部随钢铁从汉阳到重庆的珍贵古籍——记重钢档案馆馆藏《四部丛刊》
-
作者:
袁佳红 曾妍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阳铁厂 档案馆 藏书楼 文化传统 丛刊 钢铁厂 古籍 重庆 图书馆 我国古代
-
描述: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档案馆里,保存有一部特殊的古籍——《四部丛刊》。它不仅是曾经烽火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珍视文化传统的物证。《四部丛刊》是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开始印售的。"四部
-
都市里的绿洲——北碚公园
-
作者:
李德虹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休息公园 绿洲 北碚公园 总体规划
-
描述:景观。全园由四个大小山头及部分陡坡构成,缺少平地和水面,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园内大树参天,花木繁茂,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重庆市公园中建园较早,富有历史文化和山地园林景观特色的城市公园。 1929年
-
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绿化美化北碚
-
作者:
王达炳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绿化 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
描述:史文化而蜚声海内外,区内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 60余处可供人们旅游参观的自然景点和上百处人文景观,早在 1982年,缙云山—嘉陵江小三峡—北温泉就被列为国家审定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景点,缙云寺
-
缙云山下的窈窕小城——重庆北碚景观风貌特色的形成和保持
-
作者:
黄天其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 山水园林城镇 城市规划 城镇景观
-
描述:, 40年代的重庆作为抗日战争中的临时首都,在狭窄的中心半岛城区聚集了 50多万人口,和今天相差无几。而当时全重庆市城镇人口已逾百万。城市中心区饱受日寇轰炸,伤亡惨重。城市人口的疏散,包括行政、经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