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中山路 重庆市 世界眼光 小学 北碚区 中国人 培养
-
描述:坐落在美丽嘉陵江边的重庆市中山路小学,创建于1866年的朝阳书院。14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寻找书院办学之根,传承民族文化,创新现代校园,提出了国学立品,双语达人的办学理念。以国学双语为主渠道,融会古今传统,贯通中西文化,建设中西人文教育特色,
-
重庆涪陵五中业余党校开班
-
作者:
王小波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业余党校 重庆市 涪陵 入党积极分子 高中三年级 优秀学生 党委委员 党的性质
-
描述:2009年11月30日,中共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委员会业余党校隆重举行了第十期培训班开学仪式。以高中三年级优秀学生为主的27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培训开学仪式,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武代表学校党委作了培训学习动员讲话并为全体学员上了第一堂党课认识党的性质、宗旨。
-
重庆市渝北中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市 渝北中学 中共南方局 基础教育 示范基地 特色教育 示范高中 文化名人
-
描述:重庆市渝北中学校是全国基础教育名校、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重意年学、重庆市示范高中创建学校,由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红岩英烈王朴同志于1946年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农村工作的据点而创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形成了光照后人的“莲华”精神,
-
[0图]耕耘的足迹 重庆市沙坪坝区2008-2010年中小学教师文萃
-
作者:
赖发清 李协良 来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结集出版旨在追寻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耕耘的足迹,所收录的文章均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做了删除处理。全书分为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科教学、教师成长、学前教育、百家争鸣6个部分,读者可以从中窥见重庆市沙坪坝区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一斑。
-
心系教育作沃土 情系教师为人梯: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简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师进修学院 教育科研 重庆市 北碚区 教师培训基地 简介 教师进修学校 信息技术
-
描述: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是重庆首批示范教师进修学校和区级教师进修学院,也是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和全国县级教师培训示范机构。
-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
-
作者:暂无 来源:装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市涪陵区 历史文化名城 本科院校 师范学院 文化积淀 全日制 交汇处 长江
-
描述:长江师范学院为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历史文化名城涪陵,涪陵曾是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学校承袭“诚意正心、
-
高中校长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访渝北中学张正明校长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校长 通用技术 渝北 新课程 新课改 中学 高中教育 职业学校 教学质量
-
描述:《今日教育》:8月27日,渝北中学成功举办了全市首期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会。对于这门全新的学科,渝北中学的行动走在了全市前列。请问学校都做了那些准备?
-
大渡口涪陵成立教育红十字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大涪红)12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召开成立大会,重庆市红十字会领导及大渡口区政府、区教委、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大渡口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领域。通过开展红十字知识传播,使学生们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
-
大渡口困难居民人均可领600元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大涪红)12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召开成立大会,重庆市红十字会领导及大渡口区政府、区教委、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大渡口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领域。通过开展红十字知识传播,使学生们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
-
大渡口社区有定位 看看你家社区啥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大涪红)12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召开成立大会,重庆市红十字会领导及大渡口区政府、区教委、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大渡口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大渡口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领域。通过开展红十字知识传播,使学生们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