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遗产中景观元素研究:重钢工业景观元素的提取
-
作者:
胡靖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景观元素 废物利用
-
描述: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众多工业遗产都将面临重要抉择,成为现阶段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钢作为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并对中国近现代产生
-
重钢成品发货系统实现
-
作者:
王同乐 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品发货系统 软件开发 物流 erp 信息化
-
描述:重钢新区erp物流系统中的一环,物运成品发货系统主要重钢钢材产品的发货任务,直接面向用户,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及用户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重钢的经济命脉。本文从软件开发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重钢成品发货系统的技术特点、体系结构、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关键技术分析,并介绍了按这种设计模式开发的重钢成品发货系统。
-
重钢股份公司机动能源2012年工作规划
-
作者:暂无 来源:重钢机动能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股份公司 能源消耗 重钢 规划 司机 技术经济指标 稳定运行 运行精度
-
描述:一期填平补齐及二期建设开展工作;支撑新区生产顺行,抓系统级设备稳定运行,确保设备运行精度,科学合理控制修理费用,逐步提高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能源消耗,做好节能降耗下作,为顺利完成2012年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特制定2012年重钢股份公司机动能源工作规划。
-
钢铁意志:镌刻人文精神丰碑的重钢人
-
作者:
汪玉刚 沈飞 陈艺军 熊怡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重钢 中国钢铁工业 意志 钢铁生产线 民族工业 企业文化 年产量 现代化 沸腾炉
-
描述:年产量65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生产线开足马力隆隆运转,一座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的全新森林钢城横空出世!
-
依靠科技 振兴重钢
-
作者:暂无 来源:技术经济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技工作 依靠科技进步 重钢 技术改造 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者素质 系统改造 装备水平 时间观念
-
描述:(一)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一项十分英明的战略决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科学技术对重钢的发展起着
-
重钢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作者:
赵元泽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984年开始,在全国首先进行了补偿贸易。公司用近70万吨的钢材筹集了约4亿元的技改资金;还与重庆市工商银行大渡口分理处联合,为重钢技改筹措资金,利息按国家规定支付。这些资金为重钢的技术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
-
重钢高炉使用大批重操作
-
作者:暂无 来源:炼铁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批重 煤气利用 高炉 大料批 原料条件 生产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正分装 气流分布 操作实践
-
描述:了初步改善的基础上,为提高煤气利用,试验并采用了大批重分装.矿批从8~10吨逐步增大到18~20吨的大批重同装,并进而扩大到30吨以上的大批重分装,煤气利用由原来的9~12%提高到16~17%,焦比大幅度下降,由900~1000公斤降低到630公斤左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
重钢高炉使用高碱度烧结矿
-
作者:
黄家骏 来源:钢铁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碱度烧结矿 高炉焦 熔剂消耗 技术经济指标 熟料比 基本原因 低品位矿石 重钢 高炉操作 理化性能
-
描述:重钢高炉曾使用低品位矿石,SiO2高,熟料比低,用于造渣的生熔剂消耗量在1000公斤/吨以上,成为高炉焦比高,技术经济指标差的基本原因。从1964年开始,研制并使用了碱度3.0以上的高碱度烧结矿
-
重钢炼铁厂5号高炉3月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
作者:
卢光萍 来源:炼铁技术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炼铁厂 高炉顺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利用系数 操作管理 重钢 喷煤比 合格率 品位 历史
-
描述:重钢炼铁厂5号高炉(1200m~3)3月利用系数达到2.50t/(m~3·d)。人炉焦比447kg/t,喷煤比97kg/t,生铁合格率10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成绩的取得
-
质量管理任重道远——重钢质管处处长周宏谈质量管理
-
作者:
王显才 来源:世界标准信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质量管理工作 重钢 经济背景 国有特大型企业 钢质 认证中心 发展机遇 市场空间 质量效益型企业 锅炉板
-
描述:“管理工作松一寸,市场空间缩一尺”。重钢质管处处长周宏就重钢质量管理工作打开了话匣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作为重钢这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既有欣喜也有忧虑。作为质管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