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钢阶段性配矿方案的烧结试验及冶金性能研究
-
作者:
李剑 万新 张理全 胡钢 张明远 贾碧 来源:重钢技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配矿 烧结性能 冶金性能 研究
-
描述:试验研究表明,重钢配矿方案烧结性能研究和冶金性能的研究结果较一致,通过对烧结矿物化指标和烧结矿冶金性能综合评价,得出较优方案排序。K0矿中C粉的配加会与A粉一起共同使烧结指标和烧结矿冶金性能指标变差
-
重钢炼铁厂5号高炉3月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
作者:
卢光萍 来源:炼铁技术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炼铁厂 高炉顺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利用系数 操作管理 重钢 喷煤比 合格率 品位 历史
-
描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1)走精料之路。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提高人炉矿品位,3月入炉矿品位较上月提高1.08个百分点。(2)强化炉内、外操作管理,确保顺行。重点抓好值班
-
中化涪陵能效领跑化工圈
-
作者:
熊昌文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能耗 减排 节能 持续发展 管理创新 磷酸二铵 技术创新 硫磺制酸 标准煤 千瓦时
-
描述:酸每吨硫酸综合能耗-161千克标准煤,每吨硫酸电耗69千瓦时;硫铁矿制酸每吨硫酸综合能耗-105千克标准煤,每吨硫酸电耗109千瓦时,成为2011年度化工行业的能效领跑者。节能减排纳入考核指标中化涪陵地处三峡库区,特
-
万盛:科学发展抓转型 活力水远不枯竭
-
作者:
熊怡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转型 科学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 国家政策 统筹城乡 万盛区 直辖市 重庆
-
描述:重庆万盛区因矿而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四个直辖市中,重庆万盛是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具有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这两项国家政策的双重支持。
-
精心规划 打造宜居新万盛
-
作者:
张双山 卢正容 母军 来源:公民导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一规划 通力合作 万盛区 棚户区 城市 城乡
-
描述:作为一个因矿建区的城市,工矿棚户区改造已经成为万盛区面临的最迫切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万盛区人大和政府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重庆率先提出城乡统一规划建设的思路,为打造宜居和谐新万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
重钢三高炉末期炉役的维护与操作研究
-
作者:
王永贵 魏功亮 刘鹏 来源:重钢技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炉 末期 维护 操作
-
描述:重钢三高炉进入末期炉役后炉喉钢砖炸裂变形、上部砖衬侵蚀严重、冷却壁烧坏多块,出现炉况不顺,生产技术指标下滑;通过冷却壁检漏与修复、操作制度的研究与调整、炉身上部喷涂、提高烧结矿筛分效率等措施,使三高炉炉况顺行明显好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改善。
-
重钢提高精粉率烧结技术研讨
-
作者:
李剑 张理全 陆震 龚艺杰 来源:重钢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烧结 精粉率 技术 研讨
-
描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精粉率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除烧结利用系数总体下降外。其他各项指标得到改善;技术评价表明,精粉率50%较优。精粉率40%次之。烧结生产精粉率最高达到45%。通过降低燃料配比、加强水分控制、改变烧结熔剂结构、保持返矿基本平衡,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
-
重钢应用SBZ技术情况介绍
-
作者:
朱兴汉 来源:冶金动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气透平压缩机 励磁装置 变流机组 三相同步电动机 烧结矿 重钢 轧钢机 鼓风机 同步电机 线材轧机
-
描述:重钢装有大中型高压三相同步电动机54台,其中最大容量5400kw,均为凸极式转子,除一台3300kW 由日本引进外,其他电机均由国内厂家生产。用于传动轧钢机变流机组,线材轧机,高炉烧结矿鼓风机,制氧机,空气透平压缩机等重要设备。
-
重钢3号高炉大修槽下设施的改造
-
作者:
熊明炯 来源:炼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炉 上料系统 槽下设施 大修 改造
-
描述:1 前言 重钢3号高炉(620m~3)自1960年2月建成投产以来,因槽下槽上无筛分设施,槽下采用称量车运料,致使入炉烧结矿粉末较多(12.5%~16.5%),严重影响了料柱透气性和炉况的稳定。过去也曾想利用高炉大修的机会对槽下设施进行改造,取消称量车,改为
-
重钢面对原材料“制约”做出敏捷反应
-
作者:
王显才 来源:中国冶金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敏捷反应 原材料 重钢 原料条件 科技开发 原料短缺 推进技术 紧迫任务 生产组织 相应对策
-
描述:本报讯(记者王显才)重钢面对冶金产能的急剧扩张、原料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结合自身矿山可利用矿石少、购买矿石运距远的企业所处地理劣势,确定了相应对策。为应对2004年原料紧缺危机,重钢已明确了“以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