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重钢年鉴 2012
-
作者:
重钢年鉴辑委员会 来源: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主要介绍重钢公司2012年在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环保搬迁、科学研究与应用、党的工作、工会建设、职工生活、重钢大事记、媒体看重钢等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
重钢新区铁区MES系统研究与实施
-
作者:
李忠海 来源:电子游戏软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铁区MES 生产计划 配罐 原料消耗
-
描述:针对重钢集团环保搬迁铁区生产单元信息化建设具体要求,开发并实施铁区mes系统,同时简要介绍系统功能及应用效果。
-
北碚:支部建在“项目”上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碚区 建设行业 因企制宜 党组织 党支部 流动性 凝聚力 党小组
-
描述:北碚区结合建筑及交通建设行业流动性大、临时员工多、党员较分散等特点,因企制宜,把支部建在重点项目上,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是以项目为依托设立党支部。针对建筑及交通建设行业工程分布情况,以项目为依托设立党支部,采取独立或联合等方式设立党小组,做到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组织。
-
涪陵城市精神的养成研究
-
作者:
樊鑫 来源:吉林农业(C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养成 助推作用
-
描述:随着中国物质形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文化精神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专属气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城市精神养成的阶段分析,论证了涪陵城市精神提炼和传播的必要性,同时就涪陵城市精神形成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开县涪陵渝北大足为全国模范区县
-
作者:
刘抒 来源:重庆国土房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县 模范 大足 涪陵 移土培肥工程 国土资源部 资源利用水平 三峡库区移民
-
描述:区移民大县,开县在迁建中“抠”地,建设项目寸土不让、在施工中“挖”地,“高挖低填”增加建设用地、抓好库岸“移”地,实施移土培肥工程,配套“坡改梯”固土保肥,建成2万亩标准农田、树立“惜”地氛围,建立节地长效机制,做到集约用地常态化。
-
关于重庆市合川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的探讨
-
作者:
罗瑜 来源:建筑科技与经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排水 管网 改造 雨污分流
-
描述:重庆市合川城区排水管网陈旧,采用管道和道路边沟结合的合流排水体制。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落后的基础设施已经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改善合川城区配套设施,促进合川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方案比较对合川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流制,使雨污水排水系统更为合理。
-
北碚十里温泉城 步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
作者:
唐纲 来源:重庆与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温泉度假 加速发展 管委会 北温泉 北碚 资源优势 精品酒店 快车道 新突破 特色园区
-
描述:北碚十里温泉城管委会(下称温泉城管委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北碚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温泉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打基础、建平台的各项工作,先后引进并建成了颐尚温泉和北温泉柏联SPA两个项目,建设品质位列重庆"五方十泉"建设项目的前茅。去年,随着申基公司
-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涪陵区的实践
-
作者:
张小川 罗萍 石强 来源:水利建设与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 质量监督 探索实践
-
描述:重庆市涪陵区结合全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管理水平的现状,在确保政府质量监管不放松、工程建设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明确业主质量负责制、适当简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有关环节、概化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工作等措施,对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
基于GIS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作者:
柳依莎 杨华 邓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适宜性评价 涪陵区
-
描述:以坡度、高程、到地面水体距离、地质灾害以及石漠化6大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和到主干道距离2大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水域3大生态安全因素为评价因子,利用加权叠加法,对涪陵区进行了建设用地适宜评价,将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适宜、限制和禁止建设3个等级,并对各适宜性等级进行了描述.
-
以延伸服务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基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的实践
-
作者:
贾波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型政府建设 涪陵区白涛街道
-
描述:指出了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以延伸服务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政府寓社会管理于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方法、完善服务考核等适应性变革是社会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