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人物 动态新闻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域农村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重庆永川区为例
作者: 朱建勇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域  农村教育  外溢作用  农村经济  永川区 
描述:.821,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还不到资本投资贡献的1/10;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高于非教育部门;县域农村教育的外溢作用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反向拉动作用,其影响系数为-3.102,这可能与当地人
县域农村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英文)
作者: 朱建勇  来源:亚洲农业研究(英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域  农村教育  外溢作用  农村经济  永川区 
描述:.821,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还不到资本投资贡献的1/10;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高于非教育部门;县域农村教育的外溢作用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反向拉动作用,其影响系数为-3.102,这可能与当地人
重庆市永川区实施“六大工程”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 周萍 郑炜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重庆市  工程  永川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部门职责 
描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示精神,全面提高该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重庆市永川区文明办结合当前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探索出一条新举措,在全区实施“六大工程”,落实各职能部门职责,切实推动未成年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0图]涪陵白鹤梁
作者: 重庆市文物局 重庆市移民局  来源: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稿为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的一种,编号为丙种第六号,本报告中详细阐述了重庆涪陵区白鹤梁题刻保护与水下博物馆规划建造的全过程。文中还介绍了白鹤梁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题刻特点及价值、保护计划、地质灾害评估、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内容,是研究三峡库区古代建筑的第一手资料。
重钢钢渣处理工艺研发及综合利用
作者: 谢光荐 赵亮 石拥军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钢渣处理  有压热闷  综合利用 
描述:国内的钢渣处理工艺一般有冷弃法、热泼法、浅盘法、淬法、风淬法、滚筒法、粒化法等。重钢与中冶集团共同研发了钢渣有压热闷处理工艺,该工艺有如下特点:机械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低;采用湿法处理钢渣
重钢3×2500m~3高炉系统工程特点及新技术的应用
作者: 鲁德昌  来源:炼铁技术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炉  设计  新技术  新工艺  应用 
描述:重钢长寿新区设计年产生铁600万t,由3座2500m3高炉组成。设计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如铁水一罐制、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综合长寿技术、改进型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及其长寿技术、改进型嘉恒
重钢成功研发高等级无取向硅钢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物流报钢铁物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陈露涛)近日,重庆钢铁股份公司一炼钢厂采用RH真空精炼工艺,成功开发出CHD904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一举填补了重钢高等级品种钢生产的一项空白。CHD904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类电动机和发动机。由于该钢种含碳低,硅、铝含量高,钢水合金成分复杂,生产存在3大难题:冶炼过程对钢水夹
汉阳铁厂藏书首次亮相重钢档案馆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陈露涛)近日,重庆钢铁股份公司一炼钢厂采用RH真空精炼工艺,成功开发出CHD904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一举填补了重钢高等级品种钢生产的一项空白。CHD904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类电动机和发动机。由于该钢种含碳低,硅、铝含量高,钢水合金成分复杂,生产存在3大难题:冶炼过程对钢水夹
奇人周永川
作者: 易平  来源:今古传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一身消灾除疾的了得手段。 辛亥革命后,清朝亡而民国兴,周永川因其过人的岐黄之术,被四川军阀熊克武部点招为一等军医官。民国三年,周永川受命随部队增援刘伯承部。待战斗结束,不知何故,周永川就此落脚巫山,直到耄耋之年(1972年)辞世,再没离开过这个充满梦幻神奇故事的小城。 自民国初年至二三十年代,四川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高潮时期,黎民百姓如置身水火,委实苦不堪言。 这人愈是贫困便愈是易生疮害病,更何况巫山地势险恶,山高水深林密,民众受伤病之痛尤甚。 周永川兴许是见此地民不聊生,且百姓又体弱多病,尤其是缺医少药,便动了长留于此的念头:一是能为山民多少做些善事,二是求个温饱,好从此远离战乱,过几天舒心日子。 二、妙手智取百家信 周永川乃身处异乡之人,最是心知肚明,如要靠这手艺行医,挣得一点儿衣食,不仅是单凭一身疗疾之技艺,尚须有口口相传之人气支撑
“四个不动摇”确保铜梁粮食连续开年稳产增产
作者: 徐韵  来源:决策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产为重点,确保了粮食产量、质量和收益连续7年同步增长。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65万亩,总产35.52万吨,超目标任务2.96%。其做法是坚持“四个不动摇”的工作措施。 坚持发展粮食生产不动摇,提高正确处理三大关系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铜梁县针对粮食生产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导向作用的新形势,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提高正确处理三大关系的能力,研究和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一是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一手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一手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用产业调整优化作物内部结构,挖掘粮食增产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为调整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坚持把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要求调整农业结构要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狠下功夫。要把粮食作为一个大产业对待,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确保农民在每一个环节中能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从而建立农民种粮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三是正确处理存粮于库与存粮于地的关系。改变过去单一注重存粮于库的意识,坚持存粮于库与存粮于地并重。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大力实施“沃土工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增施有机生物肥,改良土壤结构,增肥地力,提高耕地品质。 坚持科技兴粮不动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要真正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改变仅靠面积增加总产的传统生产方式,把着力点转移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上来。一是提高基本农田产出能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首先,扩大复种面积。要选好种、育好苗,种好中稻,积极推广再生稻,扩大粮食复种面积;要充分利用临时耕地、田边地角、新建基地、25度以下荒坡,江河滩涂等发展豆类、红苕、玉米、马铃薯等优质杂粮,增加杂粮面积;千方百计杜绝耕地撂荒,大力开发冬闲田,提高粮食覆盖率。其次,加大土壤改良力度,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稳产田,为保证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基础设施抗灾减灾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加固、渠道配套建设和工程改造,提高耕地旱涝保收能力。三是提高农业科技支持能力。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快粮食作物新、优、专、特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大力推广玉米、水稻、洋芋等地膜覆盖技术,提高稳产高产程度;大力推广“稻鳅双千”、“稻鸭共育”、免耕少耕、无公害生产、节本增效、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增窝增苗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整体科技含量。四是坚持改革耕作制度。大力推广各种粮经结合、粮畜结合、粮渔结合、粮菜结合的高产高效、钱粮双赢模式,实现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双赢目标。五是培育科技发展载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把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加大实用技术整合推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农户”活动,大力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目前,铜梁县蓄留再生稻面积达1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达80.1万亩,地膜全覆盖技术推广达5.5万亩,土壤有机质肥力提升项目实施达6万亩,实施病险水库加固、水利工程改造达140处,新增及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31万亩,推广新型农用机具有1.2万台套,推广“稻鳅双千”、“稻鸭共育”等项目达12.7万亩,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达2.9万余亩,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农户达378户1237人,发放《农民实用技术手册》等资料27万余份,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措施,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模式栽培,平均单产提高21.7公斤。 坚持调整优化粮食产业结构不动摇,提高粮食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和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优化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粮食生产布局区域化。铜梁县是重庆市粮食产粮大县。近年来,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推进优质稻产业带建设,形成区域板块规模优势,建成了一批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二是推进粮食生产优质化。以落实良种补贴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民推广优质粮品种,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定向。三是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严格生产技术规程,加强产地认证、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了一批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四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在粮食优势产区,积极探索规模种植模式,培扶种粮能手,发展种粮大户,建立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良种补贴、统一播栽、统一技术指导,确保连片种植,规模开发,提高粮食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铜梁县建成水稻、玉米、麦类优质高产粮生产基地3个,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2009年落实良种补贴800多万元,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个,绿色食品、名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27个,培植种粮大户364户。去年,经重庆市技术评估田间测产和验收小组评估,水稻万亩高产创建项目获优秀奖;玉米万亩高产创建项目获第二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市第一名,土壤有机质肥力提升项目和“稻鳅双千”工程项目均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重庆市“稻鳅双千”工程等3个项目现场会在铜梁召开。 坚持惠农政策不动摇,捉高种粮农民积极性 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含金量”相当高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这是提高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大举措。为此,一要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尽皆知;二要用足、用活、用好各种政策,落实责任制、检查督办制,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三要制订促进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建立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强化农业执法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农资管理和植物检疫。目前,铜梁县累计兑现种粮惠农资金上亿元,受益农户65.9万户(次)。2008年,开展农业执法活动20场(次),出动检查车50辆(次),参与检查人员200人次,检查种子、农药、化肥等经营户680户,抽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种子42批次,查处违法案件3件。 (作者系中共铜梁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