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利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调研: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
作者:
项福库 何丽 李小华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罗云乡 物质形态文化 重庆市涪陵区 渝东南 革命传统 新妙镇 四川二路红军 大革命时期 革命精神
-
描述:歌曲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充分开发利用涪陵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涪陵中小学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开展,笔者对涪陵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
涪陵革命老区遗址遗迹掠影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农民自卫军 遗址遗迹 武装起义 革命志士 斗争史 革命活动 武陵山区 银场 郭汝栋
-
描述:场、土地坡等12次武装起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实属罕见。1924年9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童庸生在涪陵省立第4中学任教期间发展了鞠雪芹、石大成等6个团员,同时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涪陵支部,初期直属团中央领导。1925年团重庆地委
-
发展现代型渔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新时期涪陵渔业发展问题探讨
-
作者:
刘顺科 来源:重庆水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渔业发展 农村建设 涪陵区 “十一五” 农村产业结构 社会主义 水产养殖业 国民经济
-
描述: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期,渔业应当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挖掘潜力、提高质量,推进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本文就“十一五”期间涪陵渔业的发展问题作初步探讨。[第一段]
-
[0图]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 3 涪陵区卷
-
作者: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重庆:重庆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是《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正本)丛书之一。该书按照两个“历史决议”的精神,准确、全面地记述了涪陵区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到2006年间,领导涪陵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对于总结执政经验、探索执政规律、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
浅谈涪陵港现状及发展对策
-
作者:
王邦国 来源:重庆社科文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运输经济 港口 涪陵港
-
描述: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WTO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继续改革不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也注入了空前的巨大动力。本文就涪陵港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入世后水运市场的变化,谈点初浅认识。
-
构建和谐涪陵需要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
作者:
彭光辉 来源: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提高 涪陵 人文 素养 途径
-
描述:人类不仅生存依附于自然,且人与人相互依存,又主宰着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进步的速度。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
发挥山区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农村经济发展途径的思考
-
作者:
文君华 来源: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途径 特色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武陵山 农村工作 涪陵区 三中全会 农民问题 中国特色
-
描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中,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
-
发扬党报优良传统 努力开创报社工作新局面:涪陵日报隆重庆祝创刊五十周年
-
作者:
陈青豹 来源:新闻导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局面 优良传统 新闻宣传 舆论导向 党报 涪陵地区 开拓进取 日报 人大常委会 区委
-
描述:讲话。他说,涪陵日报作为党报,50年来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宣传和报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主义两个文
-
重庆·涪陵区 薄雾绕渡槽
-
作者:
高志相 来源:城市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渡槽 涪陵区 六十年代 水利建设 薄雾 人民群众 自然风光 红星 渝东
-
描述:"红星渡槽位于涪陵南沱镇,它见证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水利建设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豪情。气势如虹,誉满渝东。当薄雾升腾在南沱镇,山色迷离,而红星渡槽破景而出,笔直的几何切割,把自然风光规划成了奇妙的框景。"
-
浅析涪陵区“两新”组织青年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作者:
谭劲松 来源: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新”组织 青年 社会发展
-
描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两新"组织迅猛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的同时,多种经济成分陆续出现并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