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毛背沱滑坡地质特征 与稳定性评价研究
作者:
张朝洪 徐曙林 来源: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背沱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评价
描述: 果与其变形现象是一致的,近年来在雨季变形不断加剧,在库水位涨落和暴雨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整体滑移.最后,根据滑坡的成因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滑坡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研究
作者:
何淑勤 郑子成 陈华峰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景观生态学 变化特征
描述: 2)北碚区土地利用各指数表明其土地利用结构更加趋于平均化和多样化;(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度表现为: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耕地>未利用地。
重庆市北碚区醪糟坪泥石流稳定性分析
作者:
尚亚军 杨照国 卢笋 来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 稳定性 特征值
描述: 其变形破坏的特征 确定了稳定性分析的模式,并进行了分别分析计算.
重庆市北碚区煤层气煤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作者:
刘军 孙晓晓 李宗烈 来源: 煤炭技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储层 非均质性
描述: 北碚区为重庆市煤层气资源富集的重点区域之一,但该区域煤层分布具有多层性。基于对该区域全区可采的三层煤进行采样分析,对比各煤层的煤岩特征 、化学特征 及含气性特征 ,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煤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重庆市北碚区入侵植物区系特征 与成灾机制研究①
作者:
齐雪丹 杨柳 邓洪平 付玉凡 严桧 丁艳霞 邹建平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碚区 入侵植物 区系特征 成灾机制 危害性
描述: 主要为世界分布类型、 热带分布类型, 入侵植物种大部分来源于美洲; ③该区入侵植物的成灾机制主要表现在简单脆弱的生境、 便利的交通及热带性植物区系环境等方面.
2006-2014年重庆市北碚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作者:
袁海艳 周光华 周永超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痘 疫苗 接种率 暴发
描述: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66%和37.06%;年龄以14岁及以下为主,占总病例的78.12%,集中在4-9岁,占47.02%;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85.40%。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18.63%。期间发生暴发疫情11起,主要集中在10-12月。结论 水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范围,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同时积极探索第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程序。
2005-2013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作者:
袁海艳 周光华 潘程程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描述: 月。乡镇发病率高于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P<0.0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85.48/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73.2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5)。以3~15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84.77%;职业以学生最多,占发病总数的75.72%。结论小学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应对14岁以下儿童在流行高峰到来之前开展强化免疫接种,同时在学校采取消毒隔离等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中国西南季风区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分析——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作者:
刘梦娇 王勇 张耀华 李果 来源: 中国岩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降水 不同水体 氢氧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重庆北碚区
描述: 相关性极为显著,该区大气降水线斜率和截距大于全球大气降水线和中国大气降水线,表明研究区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双重影响所致;(2)大气降水中δD、δ18 O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偏负,冬半年偏正;(3)大气降水中的δD、δ18 O 与降水量及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降水量效应显著,并且该效应远远掩盖了温度效应;(4)水库中水的δD、δ18 O 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其δD、δ18 O 样点落于全球大气降水线和区域大气降水线附近,并且水库中水 d 的变化趋势与降水 d 基本一致,表明前者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而水库中水的δD、δ18 O 和 d 的变化幅度远远小于降水,表明前者不仅受降水补给,还受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补给。
四川重庆北碚地区上二叠统文星场礁的岩石学及微相特征
作者:
唐杰 来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四川重庆北碚地区上二叠统文星场礁的岩石学及微相特征
岩溶山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及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作者:
严宁珍 程永毅 杨剑虹 屈明 来源: 中国岩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影响因素 岩溶山地
描述: 增加幅度分别为:4.36%,31.92%和14.74%。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SOC含量随着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有碎屑岩的碳酸盐岩比纯碳酸盐岩形成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随着海拔的升高SOC含量增大,表现为:山顶(21.94g/kg)>平坝(19.53g/kg)>槽谷(15.60g/kg)>山腰(13.40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SOC含量高低顺序为:林地(26.16g/kg)>草坡(21.95g/kg)>菜地(16.75g/kg)>果园(15.31g/kg)>耕地(12.85g/kg)。传统的耕作方式容易造成SOC损失,建议在岩溶山地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碳;推广应用免耕、少耕、秸秆还田等耕作措施,增加农田土壤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