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重庆市涪陵区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
作者:
张海艳 杨德明 秦雪松 来源: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
描述: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对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10 545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95.75%(10 097/10 545)、93.55%(9 865/10 545)和96.24%(10 148/10 545)。城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均P<0.01)。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女性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P<0.01)。结论 涪陵区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较高,今后应继续做好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并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合理设置预防接种点,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
重庆市涪陵区1999~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作者:
张海艳 杨德明 蒋蕾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描述:~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麻疹病例资料来自重庆市涪陵区
-
重庆市涪陵区1~2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作者:
杨德明 张海艳 周义芬 毕玲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疫苗 血清流行病学
-
描述: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10~11月开展了1~29岁人群乙肝
-
重庆市涪陵区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水平分析
-
作者:
杨德明 张海艳 鞠登会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免疫规划 传染病防控 免疫水平 抗体检测 人群抗体水平 乡镇卫生院 重庆市涪陵区 免疫策略 阳性数 抗体阳性率
-
描述:卫生院共采集标本49 196人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区2~15岁适龄人群,均为幼儿园
-
2007-2011年涪陵区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
作者:
杨德明 鞠登会 来源:职业卫生与病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防控 策略
-
描述: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73/10万,死亡率0.73/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08∶1,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83岁;发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1.2%,农村病例占85.3
-
2008-2012年重庆市涪陵区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
-
作者:
鞠登会 杨德明 毕玲 郭玲 来源:职业卫生与病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前5位的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分别占学生发病的36.64%、18.42%、6.67%、6.22%和6.02%。中学生发病高于小学生,小学生发病高于幼托儿童。结论学生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说明学校是传染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采取相应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学校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
2012年涪陵区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作者:
鞠登会 杨德明 毕玲 来源:职业卫生与病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流行特征
-
描述: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结核(88.4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65.19/10万)、病毒性肝炎(60.81/10万)、梅毒(30.92/10万)、痢疾(19.00/10万).结论 2012年涪陵区网络报告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是今后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要特别加强对乙肝和肺结核的防控与管理力度.
-
2001年涪陵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妇科检查状况分析
-
作者:
黎永梅 刘洪 杨德明 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妇科检查
-
描述:2001年涪陵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妇科检查状况分析
-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
-
作者:
甘业光 秦雪松 韩林 陈艳 谢中 周义芬 陈旭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壤 垃圾处理 三峡水库
-
描述:、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308.62×10^4平方公尺。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 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 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
三峡库区涪陵段移民环境变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
作者:
甘业光 周义芬 韩林 陈艳 秦雪松 谢中 陈旭 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移民 环境与健康
-
描述:较高,年平均出生缺陷率为13.09‰,人口质量受到影响;人口期望寿命及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安置区集中式供水部分不符合卫生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和粮食占有量有较大提高;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和废水排放;流行性出血热(EHF)带毒率年均为4.44%,鼠、蚊种类和数量较多;气象因素和灾害性天数搬迁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移民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移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